近年来,乌海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小城镇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市、区各部门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抓规划、抓基础设施建设、抓主导产业,以典型示范带动,积极筹措资金,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使乌海市小城镇建设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城镇化进程。
基本情况
乌海市共有五个建制镇,分别为公乌素镇、千里山镇、乌兰淖尔镇、巴音陶亥镇、拉僧庙镇,行政区划面积1190平方公里,人口54780人。公乌素镇和拉僧庙镇是工业型集镇,千里山镇、乌兰淖尔镇和巴音陶亥是集工农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集镇。
我市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小城镇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千里山、西来峰、乌达三个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带动了乡镇工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生态、高效、特色”农业,加快葡萄基地、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和以奶牛、肉羊为重点的养殖基地建设,提高了农业产业化、集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形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化“三化”互动,“三化”并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难得的机遇。目前,小城镇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安排就业人数等各项指标均有较大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五个镇在交通、区位、资源、市场、旅游、文化、财政、就业等方面均有很好的发展优势,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2011年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我市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了小城镇建设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住建、规划、财政、发改、行政执法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各区、镇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小城镇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同时,把工作任务分解成具体指标,责任明确,任务落实。
(二)突出规划,合理安排。
市、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规划先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更加明确,把编制和实施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前提和依据。目前,我市的五个集镇均已完成总体规划工作并获得批准。
1.海南区公乌素镇2003年委托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城市规划设计所编制完成了《公乌素镇总体规划( 2004—2U20)》及《公乌素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乌达区2006年委托乌海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乌海市乌达新农区规划(乌兰淖尔镇总体规划及建设规划)》。
3.海勃湾区千里山镇2008年委托乌海市城市规划院编制完成了新的《千里山镇总体规划与镇区建设规划》。2009年初,结合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规划,委托辽宁石化设计院对镇中心区进行了基础设施详细规划。
4.海南区巴音陶亥镇2005年委托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城市规划设计所编制完成了《巴音陶亥镇总体规划》和《镇区、渡口、二柜沟工业园区详细规划》。2008年聘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乌海市海南区渡口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5.海南区拉僧庙镇2006年委托乌海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拉僧庙镇建设规划》。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2011年,全市小城镇建设投资完成26767.1万元。
1.公乌素镇完成投资8985万元。一是市政公用基础设施6项,完成投资4486万元,包括乌珠林沟生态公园项目,棚户区道路工程,公乌素建设街道路工程,公乌素建设街供热工程,公乌素居民区主、支巷道给排水工程,购置垃圾箱15个;二是房地产业1项,即公乌素住宅区外装修工程,项目总投资1623万元,2011年实际完成736万元;三是建筑业4项,完成投资3726万元,包括公乌素利民社区服务中心,公乌素消防三中队营房,公乌素便民农贸市场,公乌素新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总投资1.8亿元,2011年完成投资2300万元。四是镇区道路限高架及划线工程,完成投资37万元。
2.乌兰淖尔镇完成投资3830万元。一是镇域内环湖街道便民路项目二期(包括路两侧绿化亮化)投资1480万元;二是建成1.5万平方米知音广场及广场内与广场周边绿化美化投资707万元;三是在知音广场临湖建水幕电影、音乐喷泉并安全启用,投资563万元;四是乌兰淖尔湖中心岛绿化工程投资500万元;五是乌兰淖尔镇给水工程投资580万元。
3.千里山镇按照规划完成了千里山工业园区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 13091.1万元。其中,市政公用基础设施14项,投资13580.1万元,当年完成投资7991.1万元,主要包括:园区绿化及管道修缮改造;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供水工程;团结新村、新丰、新地等村道路工程;王元地村灌溉渠系衬砌建设项目;新地、红星扬水站设备维修及渠系修补;新丰村蔬菜基地节水灌溉项目;新丰村人畜饮水泵房建设;新丰村、新地村灌溉渠系衬砌项目;蔬菜基地打机井2眼;新建2座垃圾转运站及设备;千里山镇工业园区道路工程。建筑业1项,即岱山沙生植物观光园建设,总投资7680 万元,当年完成5100 万元。
4.巴音陶亥镇完成投资1123万元。一是市政公用基础设施4项,完成投资861万元,包括新建东兴村公路建设工程、镇区排水工程、镇区集中供热管道工程、镇区供热管网支管道工程;二是建筑业1项,完成1600平方米的东兴村与万亩滩村联建活动室,完成投资262万元。
(四)奖励资金的申请、使用情况。
2011年,我市获得自治区小城镇建设奖励资金180万元,分别为公乌素镇100万元、乌兰淖尔镇50万元、千里山镇30万元,全部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所有使用奖励资金的项目均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履行了法定建设程序。这些奖励资金充分发挥了政策调节和引导作用,辐射带动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发展。
三、2012年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
2012年,我市小城镇建设计划实施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电力通讯等项目29个,总投资91635万元。其中,公乌素镇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房地产业、建筑业等项目8个,总投资6980万元;乌兰淖尔镇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4个,总投资1962万元;千里山镇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筑业等项目32个,总投资98493万元;巴音陶亥镇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7个,总投资1674万元。
2012年,我市积极申报小城镇建设奖励资金,海南区公乌素镇为一档奖励单位,海勃湾千里山镇、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为二档奖励单位,共申请小城镇建设奖励资金200万元,其中,公乌素镇100万元,千里山镇、巴音陶亥镇各50万元。
四、巴音陶亥镇新农村建设情况
按照“人口向城区、黄河边和库区靠拢,工业产业向园区集中”的总体思路,市政府决定实施两大战略布局调整,一是工业向乌海经济开发区低碳产业园集中,二是全市农业、农区、农区居民的工作重点向海南巴音陶亥镇转移。要实现两大战略布局调整,必须坚持在乌海经济开发区低碳产业园规划建设的同时,统筹考虑巴音陶亥镇城乡一体化和新农区规划建设工作,坚持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巴音陶亥镇将是我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按照乌海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思路,结合乌海市南工业区规划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巴音陶亥镇计划将8个行政村整合为巴音陶亥镇区、渡口村、赛汗乌素村3个集中居住区,以巴音陶亥镇区为中心,将镇区周边村庄统一规划设计,集中连片开发建设,作为低碳产业园区生活和生产服务配套功能区。一是强化集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合理安排与布局;二是改善集镇生活住居环境,加强环卫治理,抓紧公共设施建设;三是合理规划集镇规模,扩大所带动的镇区结构功能布局,正确处理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诸多矛盾,保持集镇发展的持续性、建设的连续性和实施的可能性。
五、存在的问题
乌海市市域总面积较小,小城镇规模小,难以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
(二)随着乌海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实施,我市对农牧民户籍进行了转换,农村户口变成了城市农区居民户口,属于城市户籍,未能享受国家和自治区对农牧区居民危房改造相关的优惠政策,需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农区居民按农村人口对待,享受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农村牧区危房改造的优惠政策。
(三)重点镇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小城镇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
(四)尽快完成我市新农区建设详细控制规划,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位置。
(五)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制约了我市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构建多渠道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机制,努力使小城镇建设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加快我市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条:
下一条: